嗨,我是水球潘,這一年我在LINE Taiwan擔任TECH FRESH (實習生),前半年,我身在LINE Travel中與我的Mentor - Robert 習得了許多扎實的軟體設計和敏捷方法的知識;而後半年的我,則在LINE SRE團隊中,由我的Mentor - Bryan帶領著我,便開始了鑽研各式各樣技術的SRE旅程。此文將會從SRE旅程的目標展開,途中我會介紹我如何使用領域驅動設計(Domain-Driven Design)來設計一個作為Benchmark的Uber-Like app,然後會把焦點轉移到重要的知識節點「Observability」身上,隨之會帶各位參觀OpenTelemetry在Java Spring Boot的整合下是有多麽地強大,最後則是在Chaos Engineering的精煉下,結束這場旅程。Drive the Observability's best practice在與Bryan進行一番討論之下,最後我選擇了最適合我也最有挑戰性的一份任務,這項任務本質上是「Open-ended」的,意即,這是一場手裡拿著指針但對終點一無所知的旅程,而身在SRE,這
I am a quality engineer and am working on test automation of LINE NOW.
以通訊軟體為核心,LINE 持續發展圍繞用戶生活的各種服務,同時也抱持著開放的態度,積極與不同的平台或開發工具串聯。因此,我們鼓勵、更贊助 LINE 的工程師參與各式各樣的外部研討會,激發更多創意或合作的可能性,並於會後撰寫見聞,分享給 LINE Engineering Blog 的讀者們。《LINE 強力徵才中!》與我們一起 Close the Distance 串聯智慧新世界 >> 詳細職缺訊息大家好,我是 LINE TW Automation Engineer & DevOps Evangelist - Bryan Liu,除了 docker、Kubernetes,文化 (culture) 與流程 (process) 其實佔了 DevOps 另一大部份。DevOps 的數位變革已經過了十個年頭,但改變的動機從何而來? 我們也需要改變嗎? 這問題正是寫本文想探究的,希望讓大家能樂於擁抱改變、嘗試更有效率的方法。本文前半段講的是改變的動機、何謂 DevOps,以及它所提倡的團隊文化與組織效率,並藉由故事說明為何這些要素是這場變革中所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