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rver Side Developer at LINE
GitHub Action 是構建專案CI/CD和其他自動化流程上一種方便的新方法。尤其是在閒暇時自己做的side-project,不再需要自己架設主機來監控 Github repository 並擔任 CI/CD 流程的 runner。 此外,GitHub 上的 Marketplace 上有很多有用的 GitHub Action(例如setup Java、python、go 等、構建 container image、部署到公有雲……)可以讓我們輕鬆地達成很多功能。但如果我們只能透過真正觸發 GitHub 上的 Pull Request, Push 等來測試 GitHub Actions,則有以下三個缺點: 不方便測試 push to master 的事件要觸發的 action(可能要先寫成被 PR 觸發,測試完,最後一個 commit 再改回來)。 可能超過 GitHub 每月提供的免費額度。 會有許多 commit 紀錄(看起來很醜,或需要額外 squash)。 綜合下來,能解決上述問題外,在 local 執行 GitH
什麼都想學的雜食性軟體工程師 🇹🇼
前陣子因為公司的 Web Infra Team 積極推廣在各個專案中整合 Lighthouse CI 來確保 Core Web Vitals 效能品質的監控,因此我花了一些時間為負責的產品專案整合這個功能,不過我在整合的過程中踩了無數個坑…🥲 雖然過程不太順遂,卻遇到許多有趣的挑戰,我認為非常值得記錄下來,也希望能夠幫助到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。 (為了避免洩漏公司的內部資訊,本文的畫面截圖有些會經過重製或是使用模擬畫面,還請讀者見諒。) 整合 Lighthouse CI 的目的是什麼? 在 LINE 台灣有一個專門制定前端共用標準規範與共用 library 的 Infra Team,這個組織的任務除了訂立統一的規範與開發共用的 Library 以外,將這些規範推廣到各個專案實踐也是 team member 的重要任務(每個 team member 通常都會隸屬另外的產品團隊,因此會負責推廣到該產品團隊中)。近期在推動的項目有 SonarQube 的程式碼品質檢測、共用 Eslint 規範、Renovate 自動更新專案使用的套件版本…等等,另外也搭
LINE Taiwan Technical Writer
大家好,我是 LINE Taiwan Technical Writer – Claire Wang。「開發社群計畫」是今年 LINE 台灣開發者關係與技術推廣部門的一大重點,今年一整年,LINE 將致力於舉辦對內的技術交流、教育訓練,以及對外的社群聚會、校園演講、開發者徵才日與開發者大會等 30 場以上各式各樣的活動。我們希望創造更多技術分享與跨國交流的機會,同時持續招募優秀人才加入 LINE 台灣的開發工程團隊!本次聚會邀請 iOS 社群的朋友們來到 LINE 台北辦公室,活動現場交流的氣氛非常熱絡,iOS 社群所展現的熱情令人印象深刻!而活動的內容也相當豐富,共包含三個講座:首先,分別由 LINE 台灣 iOS 工程師 JJ Lin 與 Kuan-Wei Lin 分享於今年六月份前往美國加州參加 WWDC 2019 (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2019) 的活動心得,以及和 Apple 工程師當面討論技術問題的難得經驗 ; 最後,則由 iOS Taipei 創辦人 Aki Yu 以有趣的情境對話開場,進而聚焦於如何解決網路連線造成